荀子名况, 又名卿, 戰國時代的思想家, 哲學家和教育家. 他對儒家思想的發揚和整理貢獻至鉅. 孔子 "述而不作", 但荀子的作品却洋洋大觀. 就"荀子"一書, 即包括勸學, 脩身, 榮辱, 非相等 32 篇文章. 內容涵盖面極廣, 涉獵到哲學, 倫理, 政治, 經濟, 教育乃至語言文學諸範畴.
如果說孔子的中心思想在於仁, 孟子在於義, 則荀子則在於禮. 荀子的理論精湛, 兼偏於實用, 人事, 社会脈絡及秩序 ,以近代術語而言較傾向於 "唯物". 禮義廉耻, 國之四維; 四维不張, 其國乃亡.
荀子思想精髓可歸納為 "化性起偽 (性惡論)", "天行有常", "天人相分" 數端. 天行有常者, 天不是神秘莫測, 有它自巳的規律性和必然性; 它不以人的好悪而改變, 不為堯生亦不為舜死. "天人相分" 指自然界和人類各有其規律, 天歸天, 人歸人, 天道與人道互不干犯, 人可勝天. 主張 "從道不從君", "從義不從父" 等開放思想.
至於 "性悪論" 則與孟子的性本善唱反調. 認為人的天性, 对物質, 欲望, 需求和道德規範是對立的: "生而有好利", "生而有惡疾", "生而有耳目之欲, 色欲" 等等. 即使人性中有善, 也是偽善.人性本惡, 後天的賢愚不肖,皆教化的結果. 所以, 他在勸學篇中,開宗明義第一句便说:"學不可以已" (學習不可以停止), 強調教育的重要性.
晚近, 先進國家均投入較多資源, 拓展成人教育. 主張終身學習. 所謂活到老, 學到老, 对提升國家的軟實力有所幫助.
Source: You Tube
童麗: 花圓月好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