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讓我們簡略地回顧簡體字的發展過程(摘錄自維基百科):
壹】 1920年,錢玄同 在《新青年》發表文章,倡議簡化漢字。
貳】 1931 年,中共代表瞿秋白和蘇聯代表在海參威舉行所謂「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會議」。
叁】 1935年, 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 「第一批簡体字表」, 包括了錢同玄 所编的324字 。
肆】 1950年, 史太林指示, 協助中國廢除漢字, 在蘇聯專家協助下, 成立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」。並於1952年擬定了700個简体字
伍】 1964年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」 出版 了「簡化漢字總表」。
陸】1977年, 上述委員會擬定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
柒】 2013年,國務公佈了「通用規範漢字表」。
俟後,繁簡之爭未嘗休止。舉例:魯迅説:「漢字不滅 ,中國必亡。」又認為 :「漢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, 是勞苦大眾 身上的結核。」 《新語》則說 「簡體字只是個政治性產物, 而不是一個文字自然的進行過程。」
近年除了正反觀點外, 還出現另一觀點, 主張在簡体字中恢復
若干字為繁體, 统稱之為「和諧體」。上文所述的馮導演則屬這一派。他們主張還原亲為親, 上立下木, 右邊來個相見; 爱字
還原為愛, 愛要有心; 乡為鄉; 义為義等。共約60字。他們認為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 不可偏廢。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。漢字作為其中一部分, 不僅有表面含義, 還有文化的內涵。漢字结構講究,一筆, 一劃,一個部首, 皆有內外含義, 绝非魯迅所謂「是世上最落後的文字」。
(來源:You Tube)
秦淮八艷
︽︽︽︽︽
︽︽︽︽︽
笛子:陳悦 編曲:亂红